在京城,常听书坛同道或沈老学生赞誉,言沈老为人处世重义轻利、古道热肠。其情之柔、其心之暖堪为楷范。世人惯与亲友熟人共事,往往体恤宽博,与陌生人相处则难免戒备冷淡,是为常理。沈鹏先生则不同。此言决非溢美于故人,而是有事例作证。
2023-09-11蔡琰,字文姬,东汉大儒蔡邕唯一的女儿,音乐得蔡邕亲传,文学以存世孤篇《悲愤诗》获得不亚于“建安七子”的历史地位。同时她又在汉末战乱中亲身承受了沦落异域、胡汉通婚、身归故国却又骨肉离散的遭遇,在以战争这种特殊方式进行的碰撞中,她是众多女性的悲惨命运的缩影。被曹操赎回后,她传写经典,又是汉文化的保存者。她有如此多重的身份,以致在她身后不久对她的传奇塑造就开始了,今天人们印象中的蔡琰(文姬),已经成了历史形象、文学形象和传说想象的综合体,其中既有后人理想的寄托,也有各种误读。
2024-09-20一个高士头戴斗笠,脚蹬木屐,肩披长袍,右手拄杖,左手拈须,踉踉跄跄行走在雨中。这是张大千(一八九九——一九八三)笔下的《东坡居士笠屐图》(吉林省博物院藏)中的苏东坡形象。
2023-09-11寿山石雕作品《胜利的出发点》首次采用全景式立体雕刻手法,记录了中共二十大闭幕不到一周时,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的一次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政治活动,不仅表现出了作者不凡的政治敏感性,作品本身也体现了新时代工艺美术雕刻家探索艺术形式和工艺创新所表现出来的胆气和智慧。其题材之新、立意之高、视角之独特,目前同类题材作品无出其右。
2023-09-11国画的创新,是大家经常遇到的难题。怎样来创新?有人把“百花齐放,推陈出新”解释为推翻一切旧的东西,才能建立新的,这种理解不正确。有新必有旧,新的从陈而来。“借古开今”“继往开来”的道理,古人也早已说过。我们借古开今,不能借古代今,“借古”是手段,“开今”是目的。新,必须有基础,不是凭空而来,这个基础便是对于前人的东西,取其精华,舍其糟粕。
2023-0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