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词欣赏|老兵心中的歌

2024-08-02

且听老兵心中的歌

一一献给中国人民解放军原381团的战友们

作者|王琦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序列里,

381团被裁撤番号已经二十六年。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

她将永远离开人们的视野,

成为历史的昨天。

在中国革命漫长的征程中,

只留下辉煌而壮阔的六十年。

但在我的记忆里,

她是一座永远抹不掉的历史丰碑,

是一幅波澜壮阔的战争画卷。

是一首气势如虹的英雄史诗,

是一篇写满忠诚的红色答卷。

我曾在那里当过兵,

那里有我挥之不去、终生难忘的纪念。


从一九三九年至一九九八年,

整整一个甲子之年。

六十年啊,

弹指一挥间。

她却书写了可歌可泣的辉煌诗篇。

卢沟桥拂晓的枪声,

揭开了中华民族全面抗战。

在那血与火的硝烟烽火中,

一支英雄的抗日武装,

诞生在苏鲁豫皖交界的微山湖畔。

从村庄到城镇,

从青纱帐到铁道线,

到处摆下了杀敌的战场,

到处都有先辈们不屈的呐喊。

渡运河,攻东坎,克八滩,

胜利会师盐城边。

绶城阻击展雄风,

黄桥决战克敌顽。

五十二忠烈赤胆忠心,

为抗击倭寇血洒运河边。

攻克阜宁,

解放淮安,

打得鬼子闻风丧胆。

麻雀战、游击战神出鬼没,

用鲜血与生命铸就忠心赤胆。.

以自己的血肉之躯,

筑成了一道不可征服的钢铁防线。

建阳舍生忘死营救美国飞行员,

为中美两国共同抗击法西斯,

谱写了传奇的诗篇。

八年的浴血奋战,

终于赢得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艳阳天。

然而,树欲静而风不止,

战争的阴云在天空迷漫。

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啊,

又要承受战争的蹂躏。

炮声就是命令,

枪声就是召唤。

381团的勇士们,

征衣未解再跨鞍。

扬鞭催马奔向冰天雪地的林海雪原。

激战秀水河,

驰援黑山县,

血染四平城,

三次下江南,

冬季大反攻,

阻击廖兵团。

辽沈战役硝烟未散,

战士们打起背包挥师入关。

天津城头号角齐鸣,

血染的风彩映红了黎明前的地平线。

鼓角连营势如破竹,

猎猎战旗勇往向前。

雄师飞渡长江天堑,

衡宝战役勇克敌顽。

跨海南征惊天动地,

创造了史无前例的木船打兵舰。

风门岭上死打硬拼,

十三勇士如天兵下凡。

战斗英雄蒲恩绍的美名,

永远闪耀在祖国的南海边。

一连、六连等8个英模集体的美名,

永远镶嵌在人民军队的壮丽画卷。

十万大山剿匪的枪炮声,

是献给新生共和国的节日礼赞。

战江西,取两广,

大江南北洒下勇士们血迹斑斑。

马特洛索夫式的英雄王玉山,

弦目的风彩光照人间。

莫斯科的英模宴会上,

斯大林亲自为英雄端杯把盏。

谁也没有想到,

祖国的南疆边陲又起事端。

屠杀我边民,

侵占我良田。

民族的尊严岂容践踏,

祖国的领土不容侵犯。

中国人民忍无可忍,

被迫进行自卫还击作战。

伟大祖国一声令下,

381团新一代的铁血男儿,

心中装着祖国的安危,

人民的召唤,

义无反顾奔赴炮火纷飞的第一线。

打响了英勇反击的第一枪,

掌握了作战的主动权。

打出了威震敌胆的“六一二”高地英雄连,

英雄吴建国壮举泣鬼神,

郝修常班英雄事迹在流传。

宋中贵、郭友生、刘庭创、

温锦新,戢祥恩……

众多英雄的感人事迹,

将会被历史永远铭记,

载入人民军队绚丽诗篇。

战火中艰难的岁月,

是对新一代军人的严峻考验。

打大仗、打硬仗、打恶仗,

死打硬拼,一往无前,

是381团不朽的军魂。

讲团结、讲风格,讲奉献,

敢于牺牲,敢于胜利,

是381团永恒的誓言。

对党忠诚,为民奉献,

是381团永不变色的底板。

金戈铁马,

边关浩歌十万仞。

出生入死,

巍巍长城可为鉴。

浩气贯长虹,

豪情映云天。

英雄的381团,

是一座不可磨灭的历史丰碑。

381团每一名士兵,

都是钢铁长城上的一块砖。

他们所经历的每一场战斗,

都是永书汗青的历史画卷。

他们创建的不朽业绩,

如日月经天,

江河行地,

永远辉耀华夏艳阳天。


自从那一年那一天,

我应征入伍来到381团。

从此,开始了人生旅途上新起点。

意味着吃苦、流汗、流血、甚至牺牲,

意味着义务、担当、责任、无私奉献。

祖国的江河湖海与战士的血液一起流淌,

人民的安危时刻装在战士的心间。

那是一段无憾无悔的岁月,

那是一生难以忘怀的体验。

难忘啊,

南海边一手拿枪、一手拿镐挥汗如雨,

为人民共和国奉献粮米千万担。

在“三支两军”的特殊年代,

用赤诚捍卫人民的红色政权。

面对潜江、广化血吸虫病的威胁,

战士们面对瘟神无畏无怨。

豫西锦屏山下鼓角连营,

双手筑就钢铁部队大营盘。

洛河两岸稻谷飘香,

战士们用辛勤的汗水浇灌。

难忘啊,

暮鼓,送走西去的落日,

晨钟,迎望东来的紫烟。

火热的练兵场龙腾虎跃,

草绿的军装被汗水浸湿了无数遍。

练技术、练战术、练刺杀、练投弹,

练就过硬的本领为实战。

作风顽强是她的光荣传统,

攻防兼备是她的宝贵经验。

确山演练场鏖战正急,

用全优的成绩续写辉煌的昨天。

南山靶场深夜的枪声,

近战夜战传统战法代代相传。

百公里奔袭对抗性演习,

为打赢未来战争奠定坚实底盤。

宜阳官庄的晨曦,

段村的朝阳,

白草坡的晚霞,

为英雄的部队添彩增颜。

难忘啊,

那一棵棵冲天的白杨树

一茬茬的战士们精心护伴。

那一条条新铺的砂石路,

军队和人民的鱼水深情紧紧相连。

军烈户、五保户、困难户的院落和地头,

战士们娇健的身影不断闪现。

“爱民模范”王全儒以自己年轻的生命,

诠释了人民军队深刻的内含。

甘塘编外第十队的美名,

是人民群众对子弟兵亲切称赞。

黄河机械厂突发爆炸事故,

官兵们舍生忘死逆势向前。

洛河滩那整齐的水泥电杆,

为豫西的经济建设添瓦增砖。

许海英、潘振江,

金子般的心,

海一样的情的动人故事

传遍齐鲁大地,

享誉豫西山川。

军爱民、民拥军,

军民团结如一人,

试看天下谁能敌。

军民结成的鱼水深情,

让远方来的好儿郎有了家的依恋。


我曾在381团当过兵,

这是一种生命的缘分,

这是一种永久的记念。

不管你来自哪里,

当兵的时间是长还是短,

不论你是士兵还是军官,

那是一生中难忘的岁月,

给我们留下记忆犹新的酸辣苦甜。

无论何时何地,

提起在381团的岁月,

我们都会精神振奋、青春再现。

无论何时何地,

提起当年的战友,

我们都会热血沸腾、心潮翻卷。

曾记否,

接兵的首长,

把我们领进军营,

走进那既陌生又亲切的新家园。

一群来自五湖四海的毛头小伙,

被分配到一个战斗班。

本不相识的我们,

从此结下了一生难解之缘。

一身朴实的军装,

一杆锃亮的钢枪。

都是青春年华,

都是热血儿郎。

渴望青春闪耀,

期盼赢得荣光。

清晨,东方地平线初现晨曦,

嘹亮的军号声划破长空,

寂静的军营顿时热火朝天。

出操的队伍如蛟龙出水,

一、二、三、四口号声响彻云天。

饭前必唱的军歌,

我们敞开心扉吼出战士的彪悍。

二米饭虽不怎么合口,

但吃起来却也狼呑虎咽。

严格的内务整理,

让我们养成了整齐划一、令行禁止的习惯。

被子叠成的豆腐块,

多像长城上的一快砖。

班务会上的发言,

学会了在众人面前讲话,

从羞涩到自然。

严格的军体训练,

让我们体格健壮、周身舒坦。

夜间站哨露珠打湿了衣帽,

我们眼观六路、耳听八方,

胸中时刻装着四海风云、五洲雷电。

班长手把手教我缝䃼衣服、拆洗被褥。

连首长亲自下厨,

把热腾腾的病号饭端到我床前。

投弹训练时由于思想紧张,

只投出还不到十米远,

排长奋不顾身猛扑过去,

把我紧紧压在他的身下边。

野营拉练百里奔袭的征途上,

老兵哥硬是把我的背包抢走背上了肩。

一桩桩往事难以忘怀,

一件件故事铭刻心间。

铁打的营盘里,

不但有严峻的面孔和铁的纪律,

更有战友间的情深似海、义薄云天。

曾记否,

那一年,你将要退伍离开军营,

我们难分难舍彻夜难眠。

送兵汽车的喇叭响了,

我们还像孩子一样紧紧拥抱,

嘱咐的话语说了一遍又一遍。

多少往事涌上心头,

钢铁的汉子哭红了双眼。

汽车开动了,

我看见,

你抬起负过伤的右手,

向熟悉的军营、鲜红的军旗,

敬的军礼是那样的标准而庄严。


时光如梭、光阴似箭,

火热的军营生活已成为历史,

难忘的往事已是逝去的昨天。

当年的战友已分散在四面八方,

那段激情的岁月离我们越来越远。

可是,在381团生活战斗的情景,

越来越清晰的出现在眼前。

当年熟悉的战友,

那坚毅的面孔,

越来越多在梦中闪现。

这是一种怎样的心情啊,

这是一种不是血缘的血缘。

为了人民的幸福和安宁,

为了祖国的和平与尊严,

我们这些情同手足的兄弟,

我们这些生死与共的伙伴,

把一生最壮丽的青春献给了祖国,

把生命中最美好的时光镶嵌在了381团。

这里是一座大熔炉,

我们在这里成长锻炼。

这里是一所大学校,

教会了我们做人的尊严。

军营练就真本领,

天高地广铸忠诚。

军人本色永不褪,

风霜雪雨写人生。

风彩在共和国旗帜上飞扬,

足迹留给了山高水远。

我把这段经历引以为荣,

我把这种体验视为宝贵财产。

光荣的传统,

过硬的作风,

使我们永远意志弥坚。

艰苦的生活,

严峻的磨练,

面对艰险我们攻坚克难。

没有什么困难能使我们屈服,

面对五光十色的大千世界,

我们心地坦然。

仰望星空、俯视大地,

我们无悔无怨。

面对祖国、扪心自问,

我们无求无憾。

啊,381团,

我的第二故乡,

心灵的精神家园,

你留给战士多少美好的回忆,

唤起我深邃的探索、无尽的思念。

你虽然已被裁撤了番号,

但你却永远溶进了战士的心间。

我们虽然离开了火热的军营,

可我们手牵着手,

仍然是钢铁长城上的一块砖。

我们虽然没有了建制的连队,

可我们心连着心,

与人民的安危息息相关。

带着对军营不了的情怀,

拨动着青春的生命,

续说着昨天的情缘,

拥抱生死战友,

手是兄弟和希望的明天。

祖国啊,

只要您一声令下,

我们381团的老兵,

仍像昨天一样,

即刻跑步归队,

集合在八一军旗下,

披坚执锐,

英勇无敌。

赴汤蹈火,

勇往直前!


2024年8月1日于北京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