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专访丨开国上将邓华之女邓英:最敬佩父亲在逆境中,仍然保持着对党的热爱和忠诚

2024-01-24

“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诗人臧克家为纪念鲁迅先生而写的诗句,同样适用于开国上将邓华。

2023年10月27日,邓华的女儿邓英来到红船编辑部,讲述了邓华将军半生军旅、半生农事的故事,还原了一个身经百战的将军和可亲可敬的父亲形象。



▲开国上将邓华之女邓英

01/

儒将的养成:

彻夜抄写《孙子兵法》成注脚

邓华将军留下两件遗物,一件是打补丁的衣服,另一件是书籍。

在采访中提及在整理父亲遗物时,面对为国为民奋斗了一生的父亲那一件件打着补丁的衣服那种难过的心情时,邓英情不自禁地哽咽落泪。

邓英一直清晰地记得,自己的父亲在301医院住院时身穿一件打补丁毛衣的情景。她担心别人笑话,就跟父亲提议换一件毛衣,但是对方并未答应。

“解放以后,虽然生活好了,但是父母一直抱持了艰苦朴素和节俭的习惯。”邓英说。这种良好的习惯,也被邓英姐弟传承至今。

在采访现场,邓英指着自己身穿的一件紫色外套说:“我从小就穿姐姐穿过的衣服,这件衣服也是我姐姐穿过的。”

和说到邓华将军一直穿着打补丁的衣服时的伤感不同,在说起父亲书架上的书时,邓英的脸上洋溢着自豪之情。



▲邓华

熟悉邓华的人都知道,读书和思考的习惯伴随了他一生。如果一定要在他的名字前加个定语,最合适的词汇当是“儒将”二字。

和许多开国将帅一样,邓华也生长于乡村。与一些将帅不同的是,他出生并成长于湖南郴州的一户书香门第,参加革命之前,一直在求学读书。

邓华对战争的透彻理解,既来自身经百战的历练,也来自坚持不懈的学习。

早在人民军队创建的1927年,邓华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他的革命战争生涯,则起始于1928年初朱德和陈毅领导的湘南起义。当时,作为一名刚走出校门的学生兵,他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书写和张贴标语等方式做革命宣传工作。后来,他随起义部队上了井冈山。



▲邓华的中国共产党党证

到达井冈山后,邓华先被编入红四军第三十三团,后来又到了第三十一团。这支队伍,是在秋收起义后,由毛泽东带上井冈山的。在这支队伍里,他既近距离聆听过毛泽东讲“声东击西”的战术,又近距离看见过朱德如何运兵打仗。置身于火热的战争中,他渐渐地不满足于仅仅会写“保卫井冈山根据地”等标语和思想政治工作,而是渴望成为一名持枪杀敌的战士。

于是,邓华抓住一切机会向身边的官兵学习实战经验,并提升军事理论。

在《邓华将军传》中,记录了一则邓华彻夜抄写《孙子兵法》的故事。

那是1929年春节前夕,红四军到达瑞金城,打算在那里过年。谁知,一位名叫肖致平的国民党部队的团长奉命带领部队尾随而至。提前得到消息的红军设下埋伏,大获全胜并活捉了肖致平。

在肖致平的团部,邓华看到一本《孙子兵法》。早在上中学的时候,他就听老师讲过拿破仑熟读《孙子兵法》的故事,现在看见这本书,自然如获至宝。

但是,按照红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规定,战利品不能据为已有。于是,邓华向团长报告之后,连夜开始抄写《孙子兵法》。这一抄,就是一个通宵。

抄写《孙子兵法》的次年,已经文武双全的邓华升任红十二军一名师政治委员。此时,他参军尚不满三年。

后来,邓华和大多数开国将帅一样,经历过充满血战湘江等艰险的长征、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平型关大捷和百团大战中都建立了功勋。对邓华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邓华将军传》用“从白山黑水到天涯海角”十个字来概括。



▲1941年,邓华于晋察冀军区第四分区司令部驻地合影,中排右一为邓华

解放战争时期,白山黑水之地是四野的主战场。抗战胜利伊始,邓华就被中央派往东北地区。他则不负期望,在“第四次攻打四平”时创造了23小时全歼守敌的奇迹、在攻打锦州时依旧亲临前沿指挥“打烂守敌的指挥中心”、在围歼廖耀湘兵团的战役中建立奇功。

带着辽沈战役中取得的赫赫战功,邓华又穿越战争的烟云参加了平津战役。

再后来,伴随着“打过长江去,解放全中国”的号令,邓华作为十五兵团司令员挥师南下,直抵广州并在那里迎来了新中国的成立。

新中国成立之初,迎接邓华的不是享受和平成果,而是解放海南岛的全新挑战。

在解放海南岛的战役中,邓华再度不负中央的重托。面对渡海作战的难题,他创造性地采用木帆船编队击破敌方海陆空立体防御体系,创造了战争史上的一大奇迹。

1950年4月30日,海南全岛解放。邓华将士的努力,让海南岛避免了成为第二个台湾岛的命运。

02/

军旅“最精彩篇章”:

在朝鲜战场统领百万大军

邓华率领部队“打海南岛”的时候,他的妻子李玉芝正怀着他们的第四个孩子。及至邓华凯旋归来,李玉芝临盆的日期已经迫近。

谁知,一家人刚过了一个多月团聚的日子,邓华又一次被沙场点将。

“我父亲1950年,刚刚参加完解放海南岛战役,6月份朝鲜战争就爆发了。我父亲就从广东到了东北。”邓英如是介绍父亲的征程。

与妻儿离别那一刻,邓华一边把一张妻子的照片放进挎包,一边对她说了十四个字:“瓦罐难免井上碎,将军难免阵上亡。”



▲1944年,邓华和夫人李玉芝

“这句话,母亲一辈子都记得清清楚楚。”邓英感慨万千地说。

岁月与教养赋予的宽怀,让邓英对自己的父亲甚为理解:“父亲也是有妻子有孩子的人,对亲人也有牵挂。但他知道,他不仅是一个父亲,一个丈夫,更是一名党员,一名军人。当祖国需要的时候,就要舍弃一切。所以在接到北上的命令后,父亲没有犹豫。”

到达东北后,邓华一边进行调兵遣将和战前动员等准备工作,一边分析研究战况。他从敌我双方力量对比、朝鲜地形、后勤供给等六个方面对战争做了全面研判后,写出一份题为《关于东北边防军出国作战准备情况及需解决的问题》的报告。这份于1950年8月31日和志愿军副总司令洪学智、参谋长谢方联名发出的报告,让毛主席和党中央对战争形势有了更为充分的了解。

与此同时,邓华也对联合国军总司令麦克阿瑟做了一番研究,并准确判断出其率领的美军将在仁川登陆。

一名儒将的能力,在出征前已彰显得淋漓尽致。而抗美援朝战争,后来被认为是“邓华一生战争经历中最精彩的篇章”。

邓华到达东北两个多月后,1950年10月19日到了。

这个日子,日后成为新生的人民共和国一个永载史册的历史时刻。

就在这天晚上,26万名中国人民志愿军将士踏上了跨过鸭绿江赴朝作战的征程。

作为统领这支英雄队伍的将帅之一,时年40岁、已经经历23年军旅生涯的邓华深知,我们的对手是一支现代化军队,一支不曾遇见过的敌军,等待自己的将是一场前所未有的硬仗。

“经过周密细致的部署,几十万大军在敌人毫无察觉的情况下,平安进入朝鲜。”邓英对父亲的经历专门做了了解,并在几年前写了《父亲邓华在抗美援朝战争中》一文。

志愿军入朝后,在第一次战役中把敌人从鸭绿江赶到了清川江之南,一举挫败了敌军在感恩节前占领朝鲜半岛的计划。

邓华被称为“让毛泽东放心的战将”。当志愿军总司令彭德怀于1952年4月回国治病并在病愈后留在国内主持中央军委工作时,邓华被任命为志愿军代司令员兼代政治委员。


“父亲深感责任重大,不敢有丝毫懈怠。”邓英在介绍那段历史时如是说。当时,邓华的工作状态可以用殚精竭虑来形容。他从战争全局出发,既要考量“谋局、开局、控局、收局”等重大战略问题,又要考虑每一场战役、每一次战斗的战术问题。



▲陈赓(左)、彭德怀(中)、邓华(右)抗美援朝期间合照

“父亲虽然是指挥员,但大的战斗、战役前,总要到主攻方向上的师、团去了解情况和实地指挥。参谋人员担心父亲的安全,劝他不要太靠近一线。父亲会说‘你们不要说得那么严重,有些事我总要亲眼看看才放心’。”邓英介绍说。正是因此,邓华在朝鲜战场上曾多次遭遇险情。

邓华在入朝之初遭遇的一次险情,令邓英如今讲起来都感到心惊。他乘坐的吉普车遇到美军飞机的轰炸,在汽车尾部被击中后他们继续行驶。但在二十多分钟后,一颗炸弹在车前爆炸,不仅将车辆炸毁,而且五名乘员中,司机和两名战士牺牲,另一名乘员负伤。他无暇悲伤,换乘另一辆车继续向目的地行进。

邓英讲述的另一次险情,同样惊心动魄。

那天凌晨一点多钟,邓华从前线回到志愿军总部后,由于太过疲劳,下车后没有回自己的住地,而是在洪学智副司令员的房间支了一张行军床便和衣而睡。结果,当天清晨敌机来轰炸志愿军司令部,他睡得太沉根本没听见爆炸声。危急之中,洪学智连拉带拽把邓华从行军床上拉起来,拉进附近山沟的一个防空洞。敌机飞走后,在场的人赫然发现,邓华刚才睡过的行军床上被敌人的机枪扫射出一排弹孔。

就是在这种情况下,邓华和杨得志副司令员等人指挥了1952年秋季反击作战、上甘岭战役和1953年夏季反击战役。这些重大战役,悉数取得了重大胜利。

时至1953年春夏之交,朝鲜战场上的志愿军总兵力已达5个兵团20个军、11个航空兵师、10个铁道兵师、4个高炮师,这些兵力加上后方勤务部队,总数达到130余万人。此时,年仅43岁的邓华,统领着百万大军。

后来的故事众所周知,美方被迫于1953年7月27日在停战协议上签字。

停战协议签订不久,邓华凯旋回国。1954年11月,他被任命为东北军区司令员。

03/

18载人生逆旅:

勤勉为民成农机专家

邓华和李玉芝的五个儿女,分别出生在不同的地方。

1944年,他们的大女儿出生在延安。二女儿于1946年出生在辽宁本溪,作为三女儿的邓英1949年出生在天津。1950年,他们的儿子出生在广州。最小的女儿,于1955年在沈阳出生。



▲1979年,邓华及其家人在北京

“从我们家几个孩子的不同出生地,也可以看出我父亲在战争年代的(行动)轨迹。”邓英在讲述其父母的爱情故事时如是说。她用相濡以沫一词,来形容父母间的感情。

自从1937年底在抗日战争的烽火中结为夫妻之后,邓华和李玉芝两位革命者之间的爱情一直坚韧而温暖。

在过去的二十多年里,邓华夫妇或者一道穿越战争烽火,或者是邓华在前线带兵打仗,李玉芝在后方深情守望。抗美援朝战争结束后,一家人在和平的暖阳下仅仅过了将近五年安定团圆的生活,一场风暴于1959年突然而至。

那年的庐山会议之后,受彭德怀错案牵连,邓华的军旅生涯戛然而止。

1960年,邓华被安排转业到四川工作,职务是四川省副省长,职责是分管农机。命令下达后,邓华远赴千里之外的成都履职,李玉芝带着儿女随行。

“我母亲不离不弃地陪伴在我父亲身边。”邓英在回忆那段特殊的时光时感慨道。那段时光,长达18年。

“一个带兵打仗的人,让他到这个四川去管农业机械。那个时候农业机械还不太受重视,实际上是个闲差。但是,他没有这样想,觉得党还信任自己,给自己工作做。他到四川,跑了一百多个县市,搞生产设备调研。”邓英在接受采访时说。

到了四川,邓华像在部队读兵书、练射击、学开坦克一样,从零开始学习农业技术知识了。

邓英一直记得:“在部队时,父亲的书柜里摆满了军事书籍,到了四川以后换成了农业机械方面的书籍。”

带兵打仗征战了大半生的将军,进入农机领域后,走的还是实战路线。那些年,他跑遍了四川的乡村,连最偏僻的地方都留下了实地调研的足迹。

邓英记得,当时有一个初到四川南充任职的干部,定了一个到边远地区考察的计划,他所到之处,听到的回答都是:“邓老将军早就来过这里了。”

在农村找到需求后,邓华就跑到农业机械厂去搞“农机改革”。

邓英对红船编辑部举了一个其父搞农机改革的例子,是打谷机的改革。“当时农村脱粒,是拿着稻子在一个大桶里甩来甩去,通过撞击力脱粒。这种方法,既费时又费力。父亲调研时,发现了一个半机械化的脱粒方法,就去跟搞农业机械的人一起研究,并到其他地方推广这种脱粒机。”邓英说,为了弄清楚机械脱粒和手工脱粒哪种方式更节约粮食,他亲自把稻粒捡起来去称重对比。

把每一项工作做细并亲历亲为,是邓华在部队时养成的习惯。到了在四川工作的后期,他的身体已经很差了,这个习惯也一直没有丢。

有一次到农村考察时,邓华想上山看看情况。谁知,他的哮喘病犯了。秘书劝他别上山了,自己替他去看,邓华却不同意。于是,司机只好背着他上山。当天晚上,他感到胸部疼痛去看医生,拍片的结果显示为骨裂。

“因为人很瘦,上衣口袋里有一支钢笔,就把骨头硌得有裂缝了。”时隔多年,邓英在讲述这个故事时,语气里依旧充满感佩之情。

“我特别敬佩我父亲的地方,就是他在逆境当中,仍然保持着一名共产党人对党、对毛主席的那种热爱和忠诚。”邓英说。作为女儿,她的这种敬佩心情,贯穿在邓华将军18年的特殊历程中。



▲邓华下乡调研时给四川省委写的报告

1977年,新的春天来临。这一年,邓华被任命为军事科学院副院长,离开工作了18年的四川。

在接到重返部队通知后,邓华在举行家宴时动情地宣布了一个决定:“我这个老兵要做新传了。从现在起,决定把烟戒了,作为重返部队的一个断然措施。”

此后,邓华这名老兵拖着患有肺气肿、哮喘等严重疾病的身子投身新的工作。在书写新传的第三个年头,他为自己钟爱一生的党和人民的事业燃尽了生命。

撰文:李秀平

视觉:王学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