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晓龙讲的百色起义的故事,让我很受震撼。实话说,我下了挺大功夫去学习党的历史,但对百色起义这段历史,还是只知道1929年那一小部分。”吕彤羽说。
在2023年11月21日于广西百色举行的“赓续红色血脉·传承战友情谊”活动座谈会上,吕正操将军之子吕彤羽率先发言。
▲吕彤羽
吕彤羽提及的张晓龙,是百色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张云逸大将之孙。在前往百色的路上,他详尽地向大家讲述了百色起义的来龙去脉。张晓龙生动而富有感染力的百色起义故事,坚定了吕彤羽“把党史融入社会”的想法。
吕彤羽几十年间一直在中国航天科工集团从事科学研究工作,并取得了令人称赞的成就。退休之后,他的精力主要集中在党史和军史的研究方面。得益于饱满的工作热情和开朗的性格,他和许多志同道合的革命后代建立起友谊的同时,也和红船融媒这样的专注于传播红色文化的媒体保持着紧密联系。
和革命家后代的广泛交流和对红船融媒的关注,让吕彤羽认识到:“把党史融入社会,是我们这代人肩负的重大历史任务。”而要完成好这个历史任务,既需要革命后代继续补充完善党史和军史,也需要红船融媒等媒体去挖掘和传播。
吕彤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东北讲武堂时期的吕正操
众所周知,吕正操曾是张学良的得力干将,无论在西安事变还是日后的全面抗战中,都为革命事业建立了卓著功勋。在西安事变后,吕正操在冀中平原上竖起了“第一面共产党抗日武装力量”的大旗,日后成为令日本鬼子闻风丧胆的冀中名将,被毛泽东称赞为“坚持平原游击战争的模范”。
作为吕正操将军的长子,吕彤羽于1942年出生在战火纷飞的冀中战场。
这位沐浴过战火硝烟的将军后代,在成长过程中耳闻目睹了父辈在打击侵略者、开创新中国的过程中艰苦卓绝的战斗历程,也从父辈的言传身教中感受到了精神财富的力量和意义所在。所以,在近年来,吕彤羽一直致力于讲好红色故事,让老一辈的革命传统社会化,让老一辈的精神财富薪火相传。
吕彤羽的革命传统社会化和精神财富传播工作,可谓独辟蹊径。
“我爸的革命传统,我用吕正操的藏书来传播。我爸活到106岁,他的藏书特别多,他的(历史)资料也比较完整,我把我爸的藏书作为‘第一桶金’,给八路军研究会做了个电子图书馆。这个电子图书馆现在的读者是一亿四千多万。”吕彤羽在发言中介绍说。
吕彤羽所说的电子图书馆,落户在“学习通”平台。目前,主要包括五个方面内容,即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八路军综合历史资料、冀中抗战资料、晋察冀日报电子版。
▲电子图书馆之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传
▲电子图书馆之中国人民解放军历史资料图集
▲电子图书馆之八路军综合历史资料
▲电子图书馆之冀中抗战资料
▲电子图书馆之晋察冀日报电子版
这个隶属于八路军研究会的电子图书馆,承载着吕彤羽让红色文化代代相传的殷切期望。他向在场的革命后代发出倡议:“希望咱们从二代到三代一直往下走,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把革命传统精神社会化。”他补充说,这里的“海”就是人民群众。
在发言的最后,吕彤羽再次肯定了红船融媒的价值:“我关注红船融媒公众号多年,红船融媒以口述历史的方式,为宣传红色文化尽职尽责。红船融媒平台虽然小,却能坚持实事求是,并且发挥了很大作用,是非常可贵的。希望你们今后继续在形成中华民族复兴的舆论力量方面做出贡献。”
编辑:李秀平
视觉:王学民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