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家风故事丨父亲叫我们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2024-01-24
编者按
2021年,《习近平关于注重家庭家教家风建设论述摘编》一书由中央文献出版社出版。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家庭文明建设,努力使千千万万个家庭成为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点,把实现个人梦、家庭梦融入国家梦、民族梦之中。
老一辈革命家之所以伟大,不仅在于他们为共和国的创立鞠躬尽瘁,为国家的建设和发展呕心沥血,同样在于他们及其后人精心培育的良好家风。低调,清廉,普通,守法,自立,诚实,正直……
为此,红船编辑部特推出“红船家风故事栏目”,通过邀请老一辈革命家及革命英烈、开国元勋后人,来讲述那些令人动容、心生敬仰的革命家风故事。


开国少将宋承志,曾参加土地革命战争、红军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曾在解放战争期间参与组建我军第一个摩托化重炮团并担任“重炮第三团”第一任团长。

2010年8月13日,宋承志因病在北京逝世,享年93岁。宋将军之子宋小鹏在接受红船编辑部采访时称:“平时父亲对我们也是很严格的。比如,有时候我们用他的专车,他就大发雷霆,说:‘不许用!那是组织上给我办公用的车,你们没有资格用’”。



▲宋承志夫妇(右一、左一)和宋小鹏(中间)

“父亲和母亲对我们确实是有着很大的影响。”宋小鹏说,“那个时候的干部真的是两袖清风,没有一个说多吃多占。为自己的子女谋福利,那更是没有的事情。我记得他们常说的话就是到哪去要干好工作,千万注意影响”。

所谓的注意影响就是不要让群众对你有意见。另外,宋小鹏还说:“我们当兵都是送到最苦的地方。虽然我们本可以留在城市里,但是我们兄弟几个却全都去了山沟里,都到了野战部队当兵。”

“那时候我就记得很清楚,父亲的老战友来了,而且都是相当级别的一些首长,到北京来看他,请吃饭都是在家里。部队有招待所、有食堂,到那儿吃饭不掏钱,那可不行。父亲说,因为客人是我私人的客人,不是公家的,迎来送往也是我个人的”。

宋小鹏也说,“平时父亲对我们也是很严格的。我们的生活要是比较随便的话,这些事他绝对是要说的,绝对不允许。比如,有时候我们用他的专车,他就大发雷霆,说:‘不许用!那是组织上给我办公用的车,你们没有资格用’”。



▲宋承志(左)和宋小鹏(右)

“有的时候我们说弄点像样的吃的,他一看就会讲:‘不要这样,差不多就行了。很多农村老百姓的生活比我们差得多了,你不要老是看人家好的那个标准,现在这样就已经很好了,不要再讲吃讲穿’。他经常这样给我们讲”。

“父亲他不愿说他自己”。宋小鹏称,“你要是叫他讲别人还行,讲自己他都不愿讲。我觉得他们好像是养成了一种习惯,不会跟别人讲自己,不会吹嘘自己的经历。要说他们的这一生确实可以说叫传奇的一生,打了多少仗,经历了多少生生死死”。

“他们这些人,一辈子不会撒谎,从来不说假话。我特别佩服他们的优秀品质,就是不说瞎话,永远是一是一二是二。他们讲,我们要做有益于人民的人”。

撰文:张喜斌
统筹:李秀平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