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法人应担当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

2023-09-26
图片


社会法人应担当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
文|黄海涛
保护知识产权,就是保护创新,就是保护社会文明进步。近年来我国政府和社会各界高度重视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对侵犯知识产权的案件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近闻山东省地图出版社有限公司未经许可擅自使用中国民族文化艺术基金会“文化黄河”公益项目的重要摄影作品《九曲黄河》,用于针对少年儿童百科读物的出版发行,严重侵犯了他人的著作权。涉案图书销量极高,侵权获益巨大。
如何赓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这是关切到中华根、民族魂的决定未来的大问题。教育引导青少年儿童的书籍,用侵权引导青少年儿童,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榜样”?这个性质不能说是“无意”,而是恶劣。
中国式现代化的打开方式不是剽窃或掠夺,而是基于规则的和谐创新发展。“第二个结合”不仅是政治要求,也是坚守优秀传统文化道德底线的要求。文化传播领域绝不能口头上冠冕堂皇的宣传道义,实际上做投机取巧的勾当。互联网时代,信息沟通是分分钟的事。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这才是黄河文化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和美德。剽窃和掠夺他人劳动成果是海盗文化的基因和恶行。
从“三信危机”的历史责任与现实担当的高度、深度看,树立“三信”典范的公信力,就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是中华民族长治久安的立国立民之事,来不得半点虚伪,否则就是民族的蛀虫、国家的罪人。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倡导诚实劳动、合理获得的立场、观点、方法,这是和谐社会的底层逻辑和基本原则。总书记在2020年11月24日召开的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上,明确的将劳动精神的内涵概括为四个方面:崇尚劳动、热爱劳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为我们正确理解劳动精神提供了根本的遵循。
崇尚劳动是因为我们的生活是劳动创造的。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不劳而获是为人类所不齿的寄生现象。热爱劳动是活力与动力,是实现自我价值的态度与行动。懒惰、躺平、放弃的不仅是自身的价值,而且放弃了做人的尊严。辛勤劳动是因为社会的一切进步都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劳动中创造出来的,不是抄作业不劳而获的。诚实劳动是社会良性运转机制的基本要件和构成。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是靠诚实劳动做出来的,不是抄来的。只有诚实劳动才能真正创造国家的硬实力和民族的软实力,才能真正地把要素资源转化成文化生产力。
所谓诚实劳动,就是踏实地劳动,实在地工作,不弄虚作假,不投机取巧,不自欺欺人,不搞形式主义,不贪图不劳而获的生活,尊重他人的劳动创造,自觉地保护社会知识产权。诚实劳动和自觉地保护社会知识产权,是社会的基本道德规范和要求,这既是个人、企业和组织长足发展的重要基础,也是社会良性运行的根本保障。同时,诚实劳动和自觉地保护社会知识产权,是有机一体的,是事物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
诚实劳动和自觉地保护社会知识产权,不仅是个人的道德态度,还是法人的社会责任。社会机制的公平、效率是建立在诚实劳动和自觉地保护社会知识产权基础之上的。总书记指出,“人世间的美好梦想,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实现;发展中的各种难题,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破解;生命里的一切辉煌,只有通过诚实劳动才能铸就”。而且,诚实劳动和自觉地保护社会知识产权是纳入全球大循环的国际规则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遵守的基本共识。因此强调全社会推崇诚实劳动、社会法人应担当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极具必要性和紧迫性。
此外,对青少年的出版物,除了严防“毒教材”,还要警惕版权混乱,要纠正公益宣传被持续、广泛侵权。在此,我们强烈呼吁,社会法人应担当保护知识产权的主体责任,做诚实劳动的正能量传播者。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