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船论坛 | 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子朱新春:军民团结如一人,试看天下谁能敌

2023-08-25

2023年8月8日,由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红船融媒编辑部主办,红船融媒(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新华融媒(北京)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承办的忆峥嵘岁月·庆祝人民解放军建军96周年座谈会暨“传承红色基因 踏寻先辈足迹”红色之旅河南行主题活动在河南鹤壁拉开序幕。

参加此次活动的有:开国大将黄克诚之子黄煦及夫人张小娴、开国上将朱良才之子朱新春、开国上将陈士榘之子陈人康、开国上将李天佑之子李亚明、开国中将王近山之女王媛媛、延安五老之一吴玉章孙女吴本立、开国大将张云逸之孙张晓龙、延安五老之一林伯渠外孙齐放、叶挺将军孙女叶莲及先生张志扬、开国元帅彭德怀侄外孙张峰及夫人胡东钊。此外,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光明日报原副总编辑、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社长赵德润,中国民族博览杂志社总编辑练培黎,红船融媒编辑部总编辑,鹤壁市企业家代表杨爱宾、张岳全、牛宏等嘉宾参与此次活动。

座谈会上,老一辈革命家后人们回溯历史,先后讲述了先辈们的峥嵘岁月和各自的感言,座谈会现场气氛热烈。参加座谈会的嘉宾们畅所欲言,共同分享感悟,并就如何继承革命优良传统、凝聚奋进力量展开讨论,为传承红色基因工作提出了很多合理化建议。

本文为大家整理了朱新春的发言,如下:

抗日战争到了1942年,日本鬼子把我们的华北地区,作为他们侵略东南亚的总后方供应基地,实行了杀光、烧光、抢光的“三光政策”。

再加上华北连年干旱,原本是一片沃土的晋察冀抗日根据地,赤地千里,颗粒无收。

人民群众没吃的了,部队也没有吃的了,军民们的生活非常艰苦,只能靠吃树叶来度春荒。

▲图为群众采摘树叶的情景(晋察冀摄影师沙飞拍摄)

我的父亲朱良才,时任晋察冀军区政治部主任。他看到军民们生活艰难,在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汇报后,亲自撰写并发布了到目前为止全世界唯一的一个《树叶训令》。

这个禁令内容很简单,就是规定全区八路军将村庄范围15里地以内的树叶全部让给人民群众。部队到15里地之外的深山老林里面摘树叶子充饥。

禁令下发几天后,没想到根据地老百姓都不干了,他们成群结队涌到政治部。他们把我父亲堵到屋里说:“你这个命令不行,你得撤了,你不撤我们就不走了。”

▲朱新春

到了第二天,老百姓把摘好的树叶子装在麻袋里,堆放到政治部院子里,要是不收下他们送来的树叶子,他们就不走。这就是当年抗日根据地的军民关系。

为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我父亲再次向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聂荣臻汇报,又亲自起草了《关于开展大生产运动的政治训令》。训令要求全区部队和根据地党政军民,一起向毛泽东和党中央学习,一面生产,一面战斗,一面工作,一面学习。

训令明确规定领导干部带头执行。当时晋察冀领导班子很精干,只有司令员兼政委聂荣臻、参谋长唐延杰和政治部主任朱良才三个人。

▲(从右起)司令员聂荣臻、参谋长唐延杰、政治部主任朱良才,带领机关、部队帮人民群众植树造林

▲朱良才(中间割麦者)带领部队帮人民群众割麦子

从照片中可以看得出来,我的父亲割麦子的动作不太好看,因为他的右胳膊有残疾,是在第四次反“围剿”时打断的。尽管是残疾人,但照样带头支援地方生产。

▲部队给群众发放慰问金和补贴

上面图片中,最左边这个拿着钱的就是我父亲。不仅领导带头,还要求领导干部的家属也带头。

▲正在喂鸡的长征女红军、朱良才夫人李开芬

再看一组根据地军民互相帮助的照片:

▲八路军助民劳动,帮助老百姓推碾子

▲人民群众给八路军送水

就是这样的军民互助,很短的时间内,晋察冀抗日根据地就突破了难关。不仅没饿死一个人,还创造了新的局面。

到了1944年,为了更好地发动人民群众打好整体战争,根据地决定召开一次群英会,推荐结果是英雄模范太多了,好几百人都符合标准。最终决定选出三个最典型的来突出表扬。

▲晋察冀边区英模代表大会上的三个著名英模

开会时,我父亲力排众议,三个名额给了人民两个,部队只留一个。不仅如此,为了更好地突出人民,我父亲还专门把戎冠秀列为一号重点。集体照相时,让她在中间最显著的位置。注意下面这张照片(图一),奖旗上有个椭圆圈——这是戎冠秀的剪影头像。这也是到目前为止,给个人发放奖旗时,唯一把本人头像剪影做上去的,非常有创意。

▲图一

除此之外,我父亲还亲自给戎冠秀敬酒。临走时,还亲自向戎冠秀敬礼。晋察冀根据地在军民共同努力下,成为整个抗日战争期间,唯一一个被毛泽东命名的抗日模范根据地。

编辑:王向明

视觉:王学民

统筹:张喜斌


扫码在手机上查看